Yongfu's Blog

功利社會下的自我反思

心理學經典《心流》閱讀心得

這是一篇關於心流 (Flow: The Psychology of Optimal Experience) 的讀書心得。寫這篇文章的目的有兩個,一是記錄與分享書中自己特別有感觸的地方;另一個則是希望能將此書推薦給讀者。當然,跟書的作者比起來,我的文筆遠遠不如,所以如果你已決定要看這本書,就趕快開始看吧,不要浪費時間看這篇推薦文。但若你正猶豫要不要看這本書,或許可以利用這篇文章增強你的閱讀動機。我在看這本書的時候一直有「為什麼我不早點看這本書」的感受。身為一位主修心理學的學生,我一直知道心流理論的存在,也知道這本書,但就是一直沒有翻開這本書來看(這世界有太多書可以選擇了)。在看完這本書後,我只感到在心理系受的心理學訓練所帶給我人生上的啟發與幫助,遠遠不及這本書。

「心流」是什麼?

這應該是書中最理論的地方,但要理解「心流」這個概念,並不需要什麼心理學的專業訓練。正如作者所說,這本書是寫給大眾而非文謅謅的學術作品。只要細心體驗過生活,應該都能了解自己曾有過的那種「心流」經驗。

我們體驗過的正向經驗大致可分成兩種:享樂樂趣享樂是指生理需求或社會制約的期待獲得滿足的狀態,例如睡覺、放鬆、進食、性愛、飲酒、吸毒、娛樂等。透過享樂,我們可以暫時讓心神恢復平靜——經由進食,我們可以平復飢餓的不適;工作完回家後,我們常常追劇、看 YouTube 放鬆心情;極端一點的,則是使用酒精或藥物讓自己短暫脫離這紛擾的世界。另一種正向經驗,與享樂接近但本質不同的是樂趣。樂趣會帶給人意想不到的正向感受,並時常伴隨著成就感。與實力相當的人打球、下棋;讀一本書而獲得啟發、與作者產生共鳴;在書桌前努力解出一道困難的題目,或是思索難解的問題;甚至是烹飪、烤餅乾、種菜、插花、寫字 (書法)、作畫。這些都是能帶來樂趣的活動。而享樂與樂趣最大的不同是,前者是在被動滿足需求或欲望,後者則需要具備足夠技能,並經由主動、全心的投入才能獲得,因為只有全神貫注地投入,一個人才具備能面對當前挑戰的能力。這種透過努力而克服挑戰的過程,會讓人經驗到不可思議的正向感受,個體也會在這個過程中成長。

這種全心全意地投注注意力在一件事情上的狀態即是心流。在這個過程中,因為注意力全部被用在面對當前的挑戰,當事人無暇去注意其他紛雜的事物、甚至會忘卻自我。此時的內心狀態是非常平靜的,任何焦慮、無聊的感受都會被排除在意識之外,腦中的事物只剩當下所面臨的挑戰。心流狀態會在當事者所具備之技能與所面臨之挑戰難度吻合時出現。如果不吻合,則會出現其他狀態——當挑戰難度大於所具備之技能,會令人感到焦慮 (anxiety);反之,若挑戰太簡單,則會感到無聊 (bordom)

以上的內容大致就是心流的理論內容。但心流並不僅是一種心理狀態,它也是一種生活的態度,更是幸福感的泉源。下方是幾個我在讀完書後,特別令我感觸深刻的主題。

活在當下

成長過程中,我們一直有一個信念——未來是人生最重要的一部份。父母教導孩子,如果現在就養成良好的習慣,對他們的將來會有幫助。老師們也跟孩子保證,現在上的這些課程雖然無趣,但是對將來是有益的,可以幫助他們找到好工作。公司老闆也告訴資淺的員工要有耐心、要努力工作,將來就能晉升,在辛苦漫長的努力後,緊接而來的就是黃金燦爛的退休歲月了。就如美國哲學家愛默生說的,「我們一直想著未來要過什麼樣的生活,但到頭來卻像沒有真正活過一樣」。

(p. 39)

容易引發心流體驗的活動都是自發性參與的,不是為了外來的目標與動機。換言之,這些活動的目的即是活動本身 (autotelic),而從事這些活動所帶來的籌賞,則來自參與者自身努力後所產生的心流體驗。我們不需要仰賴社會上的價值來說服自己和別人,這些能引發樂趣的活動是有意義的。然而事實是,我們時時刻刻都在尋找社會所認同的價值來「證實」自己的行為是有意義的。因此,我們做的每一件事情都必須「合理」、「有目的」,必須讓自己的「未來」更好。我們不斷追尋著未來,卻忽略了人生最重要的,不是客觀的外在環境、不是我們達成了多少目標,而是我們主觀的經驗。我們主觀所經驗到的事物才是真的,它才是我們人生的一切,畢竟我們所意識到的一切皆是我們主觀詮釋的結果。

活到現在這個歲數,我們耗費了多少精力在對未來感到焦慮?因為這種焦慮,我們又耗掉了多少娛樂時間在撫平這種焦慮?然後又因為千篇一律的娛樂感受到多少次的無聊?但除了未來的焦慮以及生活的無聊之外,我們卻鮮少靜下心來專注在一件事上,隔絕外來的所有刺激,進入那個只屬於自己的世界——沒有未來沒有過去,沒有無聊沒有焦慮,只有眼前那個需要全神貫注面對的挑戰。

當現有經驗就可以帶來無窮的回報,我們也就不需要把希望都放在不可預知的未來了。

(p. 112)

原來我一直很功利

徹底社會化的人只懂得追求周遭的人也認同的獎賞,而這些獎賞往往與天性的欲望不謀而合。他可能會遇見許多可以為人生帶來真正滿足的經歷,但都忽略了,因為這些與他渴望的東西不一樣。他在意的不是現在擁有的東西,而是照著別人的期待走可能得到的收穫。受制於社會制約下的他,只能不斷追求一到手就化為烏有的獎賞1

(p. 42)

我們生活在一個講求功利 (學經歷、權力、地位、財富、名聲) 的社會,任何事都需要符合功利的思維邏輯才顯得合理。即使在以高等教育與研究為目標的大學亦是如此。曾經我自以為是個不受功利思想拘束的人,所以大膽地依照自己的興趣選了個就業光景不如何好的心理學系。然而實際上的情況是,我不停地依循著內化的社會價值,以功利的邏輯說服自己這個選擇以及未來前進之方向的合理性。一開始,我說服自己說,「心理學可以幫助人」,所以或許未來可以讀臨床心理學,成為臨床心理師 (這邊的功利是「名聲」,社會對於懸壺濟世有著非常高的評價,我也覺得這很好,但這並非「由內而外」的動機,是無法長久支持一個人的)。等到我發現自己對於臨床這個領域實在不怎麼感興趣,我開始有意無意地尋找從事研究工作的邏輯。我想,我可以加入一個實驗室,慢慢磨慢慢磨,最後成為一位獨立的研究者,從事自己「喜歡」的研究 (又是一個「未來」會更好的概念)。然而當時我有個深沉的疑惑——如果我真的選擇了一個實驗室熬下去,那我到底是真的對「研究」有興趣還是對研究人員所擁有的「名聲」與「地位」有所憧憬。這個疑惑在我大學快畢業時解開了第一層,在我讀完心流後解開了第二層——求學與研究的每個當下本身就該是籌賞與動力來源,如果無法在這個過程中時時體驗到「解開謎團的樂趣」,那研究之路就不比其它職業來得不「功利」:依然是為了更好的「未來」、為了做出更「重大」的發現、為了得到更高的學術「聲望」。

長期生長在這個講求功利的社會,讓我們將這些社會價值內化,以致於功利的邏輯滲入我們一切的思考。我們近乎迷信地相信追求這些高社會評價的事物會為自己帶來幸福,卻忽略了真正的幸福不假外求。真正的幸福源自於全神貫注在自己深感興趣的挑戰上。幸福感是由內而外產生的,是來自於努力過後的心靈,而非外來的獎賞 (這充其量只能滿足「享樂」的需求而已)。幸福感是來自於努力的過程,而不是長久努力後所帶來的美好結果與未來 (這是欺騙勞工好用的標語)。如果我們只為了追求「目標」的達成,卻從未仔細體驗「過程」本身,那我們注定要錯過幸福。

一個人如果過於自滿,就會覺得把精神能量花在新事物是浪費,除非這麼做可以得到外來的獎賞。就這樣,生活不再有樂趣,享樂成為正向經驗的唯一來源。

(p. 82)

小結:拿回主導權

現代人愈來愈容易將自己內心的感受解讀成自然的呼喚。直覺成了很多人唯一相信的權威。如果某見識給你的感覺是好的,那就一定是對的。當我們不假思索的順從基因與社會指示時,就等同放棄了對意識的控制,成了無可救藥、缺乏人性的玩物。

(p. 41)

回顧截至目前的人生,有太多時候我都在用膚淺的外在價值傷害真實的內在動機,這幾乎已經變成一種反射動作。最常見的景象就是「為什麼要英文/拉丁文/數學/程式…」。大概除了英文2之外,每一個我都有個符合功利邏輯的理由——拉丁文是因為有些英文詞彙源於拉丁文,所以學習拉丁文有助於英文學習 (高中);學習數學是因為統計學、生態演化模型都會用到數學,所以要打好數學基礎 (大一至大三);學習寫程式 (R 語言) 則是因為曾經在處理統計資料時吃過苦頭。但是到了現在,我保有並持續學習的技能卻只剩寫程式而已。原因並不是因為我常常要跑統計或是程式能力對就業很重要3,而是因為在學習寫程式的過程中,我發現這件事本身就能帶給我無止盡的樂趣。其它為了追求社會制約的獎賞而學習的技能,多半淪為三分鐘熱度,沒有在我身上留下任何痕跡,卻佔據了我大半的青春。

我想,或許就是這種為了服膺於社會功利邏輯的壓力,讓許多人無暇習得足以自娛的技能,因為所有的精力都耗在將自己塑造成符合社會期待的樣子,深信著這是對自己未來最好的道路。但我們鮮少在真正體驗到平靜、幸福的狀態後,仔細感受它的真實性以及之於自己的意義。

這篇文章並非在責怪我們社會的功利,這種功利是當前社會文化發展下的必然結果,厭惡式的批評不會造成任何改變。但可以改變的是我們對自己以及對世界的認識。我們可以選擇不要以社會制約的價值來看待一切事物。我們也可以選擇不要任由容易被利用4的生理需求擺佈。然這一切需始於對自我意識的掌握,而掌握自我意識,則需始於心流的體驗。


  1. 因為那是社會制約的獎賞,是社會讓你「以為」是獎賞的獎賞,但卻不是真正幸福的來源。人們往往只有在得到這些社會制約的獎賞後,才發現它不如原本所想像的美好。 ↩︎

  2. 因為我在懂事之前 (意即在將社會價值完全內化之前) 就學英文了,所以不曾找過理由。魯凱語則是另一個不為任何功利目的而學習的語言。這學期在語言田野調查的課程中,一邊轉寫魯凱語一邊學習。轉寫族語老師說出來的語言真的是一個很棒的心流體驗。在面對一個完全陌生的語言時,需全神貫注才能抓到老師吐出的每個音,還必須時時確認老師講得族語是否真的是我們所要的內容。過程中,更常常因為發現魯凱語表達某些概念的特殊方式而感到驚喜不已。 ↩︎

  3. 我的程式能力相當雜亂,十分不符就業市場。一開始學 R,接著接觸 Python;學 Python 時又變心開始碰 JavaScript;現在則寫了一些 Vue 的 App。引導我依這個方向前進的,不是潮流或就業能力需求,而是我當下的能力足夠學會什麼,以及這些程式語言足以做出什麼有趣的東西。 ↩︎

  4. 例如,利用大眾對於人際關係、娛樂、美食與性的欲望而賺大錢的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