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ngfu's Blog

空虛、孤獨與安定的力量

電影《命運規劃局》的反思隨筆

最近愛上了重看舊片。或許是因為經驗的增長,現在比較能用「感受」而非「思考」的方式去看電影。發現這麼看電影比較能與自身經驗產生連結,也比較容易在看完電影之後帶走一些東西。

今天來分享一部電影《命運規劃局》。以前看的時候,說不上為什麼但就覺得很好看 (或許是因為 Elise 的性感英國腔?),但實在也找不出什麼深刻的東西。直到前陣子重看,才發覺「哇!用這種方式去解讀電影,電影變得比太魯閣峽谷還深刻」。(大雷警告,下段劇情簡述)

David 十歲時就失去了母親與哥哥,不久之後也失去了父親。受到父親的影響 (偶像是甘迺迪) ,David 從小便有了從政的夢想。從政之後,他也發現自己熱愛這個行業,他享受站在人群面前,這似乎可以讓他忘卻十歲以來就伴隨著自己的空虛感與寂寞。David 透過群眾對他的喜愛來填補自己所失去的家人的愛。直到他遇到了 Elise,他發現只要跟她在一起,他就滿足了,不再需要透過眾人的喜愛來填補內心的空虛。命運規劃局 (其實就是上帝 + 天使組成的集團) 認為如果 David 與 Elise 在一起,就會改變規劃局要 David 未來成為總統的計畫,因而百般阻撓兩人交往。

電影
電影

這部電影用了普通人最容易理解的方式來呈現 David 心中的孤獨,就是透過愛情初期的那種非常美好的感受來進行對比。不過我覺得比較有趣的是以更廣博的「愛」去理解電影。如此一來,這裡指涉的愛,便包含了 David 成長過程中未能得到的家人的愛。而 David 與命運規劃局的拉扯,其實就呈現了 (當代) 人們認為最重要的兩項東西「愛」與「成就」之間的拉扯——今天你有了足夠的「愛」,你就不需要「成就」來填補心中的空虛;反過來說,今天你想要有「成就」,你就應該對「愛」有所節制,因為它會阻撓你專注在事業上。這某種程度上可以說是規劃局理解世界的邏輯,然後很驚人地,主流社會似乎也以同樣的邏輯在理解這件事。譬如說,父母可能會不敢表露出對小孩的愛 (還是只有亞洲父母???),因為擔心這樣會「寵壞」小孩,會讓小孩變得無法獨立自主1。有些人則擔心表露出太多愛,會讓對方耽溺在愛的美好之中,而不願脫離舒適圈去面對外部世界的挑戰。簡言之,這個邏輯認為愛使人軟弱。這種感覺也是我在第一次聽到無條件正向關懷 (unconditional positive regard)2 的概念時有過的疑惑。不過直到終於體會到健康的愛所能帶來的不可思議的安定感,以及社會上的許多人未曾經驗這種感受之後,我才終於能跳出這邏輯,重新看待這件事。

一個我覺得比較好的方法,是以馬斯洛的需求金字塔去理解這件事。如果我們有足夠的愛 (這邊的愛是指無論我做錯了什麼,或是我被老師上司同事同學甚至路人甲討厭,我都知道有那麼幾個對我真正重要的人,他們不會因此就不愛我了),我們就能有非常穩健的根基去面對世界帶來的艱困挑戰,因為我們內心深處知道,我可以放膽去做而不用害怕失敗。因為即使失敗了,我背後還是有愛我的人能夠接住我,願意陪伴我一同面對這艱困的世界。因為我已經擁有世界上最珍貴的東西了,失敗所帶來的打擊,相比之下顯得微不足道。在這個概念之下的「愛」,是一股使人茁壯的安穩力量,是一個人在面對任何艱困挑戰的先決條件。有了這強固的根基,才能夠在需要時,心無旁鶩地面對挑戰。沒有了愛,我們無法知道在失敗之後,有無能力繼續面對這個世界。

愛使人軟弱的概念,想起來真的蠻可怕的。有時候,我們並不是沒有人愛,而是因為我們對於愛 (使人軟弱) 的認知,導致沒有人願意大方承認,進而造成我們無法感受到自己被愛著。即使客觀上真的沒有人愛我了 (例如,我成為了世界上最老的老頭,但因太過孤僻沒有持續交朋友,導致現在沒有任何朋友),我同樣能以愛別人的方式來愛自己,愛自己的所見所聞、愛自己的感受、愛自己即使經歷那麼多狗屁倒灶的事卻依然撐了下去、愛自己生而為人,生而為一個生命的本來面目。「愛使人軟弱」的概念,則可能會摧毀我們自愛的能力,因為我們相信自愛只會讓自己耽溺在舒適圈中,讓自己越陷越深。一旦失去自愛的能力,就無法對自己寬容,無法對自己寬容,任何的挫折與失敗,即使再小,都能將自己擊潰。


  1. 我覺得這對也不對。不過造成小孩能否獨立自主關鍵應該在於「如何」愛小孩,而不是「愛」本身的結果。告訴小孩我愛你不等同於我會替你承擔所有事。你還是有你該負的責任,我愛你是我願意陪著你一起面對你該負的責任,但不是讓你可以免去這些責任。 ↩︎

  2. https://en.wikipedia.org/wiki/Unconditional_positive_regar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