剝皮辣椒雞湯的啟示
以前在能量小姐 (低 GI 廚房) 買餐盒時,總是想嚐嚐它的剝皮辣椒雞湯,但一直覺得頗貴,所以最後總是沒買。今天中午在喝自己煮的剝皮辣椒雞湯時,突然覺得下次買的下去了。過去一直買不下去,背後依循的邏輯是「傷荷包的痛苦大於預期雞湯所能帶來的滿足」,簡單來說,當時的剝皮辣椒雞湯僅僅被化約成價格與享樂而已。如今,在自己動手煮過剝皮辣椒雞湯之後,開始與雞湯有其它的連結了。
由於湯是自己煮出來的,在品嚐時,便較能將湯中 (原本無法察覺) 的各種味道對應至原材或是烹飪步驟——「香菇似乎放太多了,蓋去辣椒以及雞肉的味道」、「味道有些失和,似乎酸味多了點,或許剝皮辣椒的醃汁能少加一點」、「整體香氣不足,或許雞腿得再煎焦一點、香菇得再煸久一點」。 這些經驗與連結也能帶到其他人煮的剝皮辣椒雞湯上。因此,品嚐剝皮辣椒雞湯不再只是欲望的滿足與消退,現在多了更持久、更有意義的東西——首先,我可能意識到這碗雞湯超好喝,根據湯裡的料或味道我或許可以推測出它好喝的原因、它比自己做的「多」出了什麼、它如何完美調和各種食材的味道;也或許,憑我自己無法得出湯好喝的秘訣。這時,我可能需要向做出這碗湯的人討教才得以解惑。在此,我開始對背後產出這碗湯的一切感到興趣了,雞湯不再只是喝的好爽而已,裡頭更濃縮著活生生的人所投注的精神以及一代代傳承下來的知識經驗。湯 (以及任何非生產線做出來的東西) 是人的延伸。
後來才驚覺,這不就是異化的概念嗎XD 透過做飯真的學到好多東西啊😂